西城区退休干部廖正义:愿做点亮残疾人前路的那束光-焦点要闻
北京日报客户端 | 通讯员 刘培
“我愿做点亮残疾人前路的那束光,陪伴他们一路前行。”这发自肺腑的言语,源于西城区退休干部廖正义多年来与残疾朋友密切接触的经历与体会,也诠释着他无怨无悔奔走在助残道路上的执着与付出。
【资料图】
廖正义
用镜头记录生命力量
披着旭日初升前的几点星光,踏着清晨时分还未消散的凉意,廖正义走出家门。4点多起床,5点出发去赶开往奥森公园的头班地铁,他已习惯了每周两次这样的奔波。
6点刚过,奥森公园的跑道上便热闹起来,浩浩荡荡的跑步大军里,一支队伍格外引人注目。两人一组,用手中的细绳相连——这是一个助盲跑团,盲人跑友在助跑志愿者引导绳的引领下,阔步奔跑。队伍周围不时响起“咔咔”的快门声,年过花甲的廖正义举着相机,精神头儿丝毫不逊于身旁的年轻人,他或是穿梭在队伍的前后左右边跑边拍,或是提前守在前方路边找好角度等候队伍的通过,捕捉着盲人跑者和志愿者携手前行的一个个精彩瞬间。两小时后,他的身影又急匆匆地消失在晨曦中,他要赶回家把当天的照片整理出来,发给助盲团里的朋友们。
廖正义为助盲团拍照
廖正义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这个助盲团的。2019年,他要为《西城残疾人》杂志采写一篇关于盲人跑者的文章,由此第一次接触到盲人跑步。“以前对盲人朋友的印象是比较沉闷,但亲眼看到他们在志愿者陪伴下跑步时开心自信的样子,感受到的是奋发向上的力量。”从那之后,廖正义就和助盲团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要用自己的镜头去展现盲人跑者的运动之美,把他们的自强和乐观传递给大众。
因为完全没有跑步基础,廖正义初入助盲团时遇到了一点小麻烦:没跑多久脚上就磨出了血泡,体力也有些跟不上。但“这点小事跟盲人朋友们遇到的困难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想到盲人跑友和志愿者们都在期待看到他们跑步的照片时,他咬牙坚持了下来。“现在一次活动跑十几公里都不费劲!”他言语间颇为自豪,脸上扬起孩童般纯真的笑。
廖正义的每幅作品都充满了直抵人心的力量,有迎着朝阳奋力奔跑的蓬勃背影,有助盲团冒雨前行的畅快淋漓,有志愿者与盲人跑友携手并肩的不离不弃,最多的还是盲人跑友们极富感染力的自信笑脸。廖正义说,虽然盲人跑友们看不见,但他们会请志愿者帮忙描述照片上的景象,将此情景变成心底最宝贵的回忆,还会开心地把照片分享给家人和朋友,让大家都看到自己热爱生活的模样。
有一个盲友曾对他说:“我看不见别人,就更希望别人能看见我,否则就好像我这个人都不存在一样。”这句话对廖正义的感触特别深,为此他在跑道上总是拼命奔跑,只为能够多拍一些照片,让更多的人能看见盲人,了解盲人这个群体。
与残疾人事业结缘
谈到自己是如何走进残疾朋友们的世界时,廖正义说,他原是一名医生,因为经常参加社区卫生志愿服务,所以接触到了不少残疾人,帮助他们做康复、义诊。他看到,有的残疾人因为康复训练没跟上导致康复效果不佳,也有人因没有得到更妥善更专业的照顾,心理和身体上产生了或多或少的问题。廖正义深深理解他们生活的不易,总是尽己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2007年,听说西城区残联要建立专业康复室,急需专业医师,廖正义做出了一个重要选择。“医院里少了我这一名医生可能无足轻重,但对残联来说多一名医生是更有价值的!”他毅然放弃了医院的优厚待遇,投身到残疾人康复服务中。
在工作中,他对助残的理解也愈加深刻。廖正义说,与残疾人交流的重要原则是平等和认可,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帮助他们,更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否则就是施舍与强制。“我们不比他们多什么,他们是和我们完全一样的人,平等对待是尊重残疾人的最高礼遇。”抱着这样的态度,他真正走进了许多残疾人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朋友。他还清醒地认识到,帮助残疾人克服身体上的障碍只是一小步,更重要的是鼓励他们走出家门、接触他人。他的努力和鼓励逐渐消融了众多残疾朋友的抵触与戒备,让他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振奋起精神,拥抱社会。
助残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退休后,廖正义也初心不改,继续书写着为残疾人事业发光发热的故事。他坚持参加残疾人辅具评估工作,为不方便出门的残疾朋友入户服务是常事,只要残疾人有需求,他总是随叫随到,哪怕对方住在远郊区县,他也毫无怨言;他义务帮助街道残疾人职业康复站开展科普教育,定期为他们开办健康知识讲座;他还担任了西城区轮椅模特队摄影师,尽可能多地为他们的排练和演出留下完整的影像资料。
这些活动占据了他退休后的大半时间。不仅如此,甚至可以说,“助残”一词已渗透到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家中不但配备了折叠轮椅,方便残疾人朋友来做客时使用,就连卫生间也按照残疾朋友的需求进行了小小的“改造”,贴心地安装了助力扶手和无障碍设施……这些旁人眼中不平凡的举动,在廖正义看来却再普通不过。习惯成自然,“助残”意识已深深融入了他的血液。
廖正义总说,在助残的过程中,自己收获到的东西远比付出的辛苦多。“助残其实是一个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从残疾朋友身上,我能感受到他们的自强自立,这也激励我继续努力,多为他们做些事。”